从“正虚积损”论治多系统萎缩
暂无标题
DOI:10.13288/j.11-2166/r.2021.14.016
扫 描 看 全 文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10002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3.北京市回民医院
扫 描 看 全 文
赵迪, 陈志刚, 薛静, 等. 从“正虚积损”论治多系统萎缩[DB/OL].(2023-09-15)[2023-11-05].http://cccl-tcm.cacm.org.cn/thesisDetails#10.13288/j.11-2166/r.2021.14.016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变性病,提出“正虚积损”是多系统萎缩的核心病机,具有“虚-积-损”递进的病理过程。元气亏虚,气血不足,痰瘀内生,极化成毒,损伤脑之结构和功能,缠绵难愈。治疗当以扶正去积、救损复机为治则,以还少丹和地黄饮子为基础方,并根据痰、瘀、毒程度的不同加减用药。本病形气虚损日久,需坚持服药,注重调摄,方有改善。
多系统萎缩正虚积损脑髓还少丹地黄饮子
KRISMER F, WENNING GK.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insights into a rare and debilitating movement disorder[J]. Nat Rev Neurol, 2017, 13(4): 232-243.
冉维正, 王粟实, 张新宁, 等. 多系统萎缩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9, 26(3): 167-171.
王粟实, 陈路, 江墨, 等. 多系统萎缩证候分析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 北京中医药, 2016, 35(12): 1180-1184.
张沛然, 郭改会, 张子义, 等. 多系统萎缩中医证候分型及分布演变规律[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11): 3581-3583.
宋春侠, 郭改会, 王国相, 等. 多系统萎缩的证候研究思路[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14(4): 278-279.
司维. 周绍华益气温阳法治疗多系统萎缩经验总结[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6): 669-671.
张沛然, 郭改会, 顾卫红, 等. 益髓汤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多系统萎缩疗效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5): 2968-2971.
夏洁楠. 中医虚劳理论研究[D].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常富业, 王永炎. 中风病毒邪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7(1): 3-6.
王粟实, 陈路, 王垚, 等.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证候规律(167例)[J]. 世界中医药, 2017, 12(11): 2827-2830,2834.
王粟实, 张昕洋, 张新宁, 等. 温肾健脑经验方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5): 2005-2010.
田文杨, 冉维正, 张新宁, 等. 温肾健脑方治疗多系统萎缩40例[J]. 环球中医药, 2020, 13(3): 423-427.
宋琳, 白晓蕾, 朴钟源, 等. 地黄饮子对APP/PS1小鼠IL-1、TNF-α和NF-κB p65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 47(1): 187-190+225-226.
谭峰. 还少丹对老龄大鼠自由基损伤及端粒长度影响的研究[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
刘莹, 李林, 张兰. 二苯乙烯苷对基因转染PC12细胞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 2012, 47(1): 34-39.
刘莹, 张兰, 李雅莉, 等. 淫羊藿苷对基因转染PC12细胞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1): 79-83.
沈琮, 张兰, 李林. 以α-synuclein为靶点的抗帕金森病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 30(2): 149-153.
WENNING GK, TISON F, SEPPI K,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Unifie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Rating Scale (UMSARS)[J]. Mov Disord, 2004, 19(12): 1391-1402.
王粟实. 多系统萎缩非运动症状量表研制及其证候规律和温肾健脑方疗效观察[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0
浏览量
0
下载量
5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