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22
年
第
8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临证经验
仝小林教授从络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张海宇,刘文科
DOI: 10.19664/j.cnki.1002-2392.220178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仝小林教授将其归为“糖络病”范畴,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虚、损”阶段,其或起于“消瘅”,或源于“脾瘅”,最终导致络脉瘀损而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依据络病程度分期,即早期络滞,中期络瘀,晚期络闭、络损,期下分证。治当整体调态,全程治络,辨证选方,随症加减。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络病;分期辨证;仝小林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11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王国才教授从血瘀论治不寐经验总结
刘洋,潘立民,刘一潼
DOI: 10.19664/j.cnki.1002-2392.220179
摘要:本文总结了王国才教授以血瘀为主要病机论治不寐的理论和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缠绵难愈与血瘀关系密切,血瘀病机贯穿疾病全过程,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补益心脾、化痰理气、疏肝解郁、重镇安神等方法,并附相应验案,以供同道探讨。
关键词:不寐;失眠症;血瘀
9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2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罗向霞从“脾虚湿困”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曾敏,罗向霞,苏梅贵,洪卓民,周茹玉
DOI: 10.13729/j.issn.1671-7813.Z20211380
摘要:罗向霞教授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气虚,失于健运,湿邪困阻,滞于黄斑,引起黄斑区水液潴留,水湿之邪通过病变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造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发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危害患者视力,据此确立“温阳健脾、渗湿利水”为脾虚湿困型CSC基本治法,从脾虚湿困论治本病,结合辨证思维遣方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为临床改善CSC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治疗新思路、新策略。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脾虚湿困;温阳健脾;渗湿利水
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灵龟八法配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验案1则
邝玉莲,赵彩娇,曾念鹏,陈博欣
DOI: 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22.08.020
关键词:面肌痉挛;灵龟八法;热敏灸;验案
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升阳举陷法治疗深部囊性结肠炎验案1则
吴佳晨,王红霞,王威
DOI: 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22.08.021
关键词:深部囊性结肠炎;升阳举陷法;验案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284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中药方剂治疗术后复发性脑膜瘤验案及文献分析
汪章平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2.0832
摘要:脑膜瘤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手术后复发率高。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风、痰、毒、瘀、虚,以肝肾亏损为本,痰浊阻窍、毒瘀互结为标。中医药辨证施治对于脑膜瘤术后复发控制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主要通过临床案例及文献分析,探讨脑膜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为中医药诊治脑膜瘤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膜瘤术后;复发;中医药
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3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致肢体功能障碍的针灸治疗验案及中西医治疗现状浅析
刘江涛,周艳丽,李文忠,乔灵敏,周宏图,袁士鑫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2.0833
摘要: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该病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该病早期使用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水肿状态,达到疏通经络、化瘀利水之效,从而改善患者肢体活动障碍,减轻患者家庭经济与心理负担。该文介绍针灸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水肿致肢体功能障碍验案1例,并简述中西医治疗现状。
关键词:下肢淋巴水肿;肢体功能障碍;妇科肿瘤术后;针灸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39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国医大师张静生教授应用丹参生脉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总结与用药分析
侯思怡,冷锦红,杨关林,张静生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2.08.039
摘要:国医大师张静生教授擅长治疗冠心病,有50余年临床经验。上世纪末,研制了以冠心康为基础方,以益气祛痰化瘀的方法治疗冠心病,收效甚好,然而,近20年人们嗜食辛辣食物、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增加,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张教授认为冠心病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为主,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以丹参生脉饮为基础方:丹参、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4味。临床诊治时,常根据具体症状,组方时加用小方或经验对药,临床效果甚佳,甚或可使多支病变及高度狭窄患者症状缓解明显。
关键词:丹参生脉饮;冠心病;张静生;经验;对药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2861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基于“多脏协同”探讨“心肾相交”之机制及临床应用
李荣慧,黄海平,雷晓明,邓成镇,张国民,刘平安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2.08.038
摘要:心、肾二脏分别属火水之性,其位分居上下,在生理功能上具有协同互制、相温相滋的特点。张崇泉教授认为心肾相交是心、肾、肺、胆、脾、胃多脏协同作用的结果,并根据心、肾等脏腑的五行关系、生理特性对“心肾相交”之机制以及“心肾不交”的病变特点、治疗方法提出独到的观点。
关键词:名医经验;张崇泉;心肾相交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5026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王飞教授运用桔梗药对经验
刘东敏,王明杰,王飞
DOI: 10.13193/j.issn.1673⁃7717.2022.08.058
摘要:对王飞教授运用桔梗药对经验进行总结,包括桔梗配杏仁开宣肺气,化痰止咳;桔梗配茯苓,宣肺布津,健脾利湿;桔梗配枳壳宣肺利气,化痰散痞;桔梗配苏梗理气开郁,宽胸利膈;桔梗配冬瓜子宣肺利气,调节大便;桔梗配黄芪升举宗气,补养心气;桔梗配麦冬宣肺利咽,养阴生津;桔梗配甘草宣肺利咽,解毒排脓;桔梗配鱼腥草清热化痰,解毒消痈。
关键词:王飞;桔梗;药对;名医经验
3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50268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李华东从椎间孔内外口靶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欧林宏,乔英杰,张万里,李华东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2.08.017
摘要:李华东老师对神经根在椎管、侧隐窝及神经根管仍有活动空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椎间孔内外口处的神经根和韧带为靶点,在衷中参西思想指导下,进行分期论治。急性期选用椎间孔内外口神经阻滞术配合微针刀椎间孔内外口微韧带松解术,缓解期选用椎间孔内外口针刺神经刺激术,慢性期选用瞬时电针强刺激术。其整合针刺、针刀、药物、电针等治疗手段的优势,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内外口;靶点治疗;神经阻滞术;针刺神经刺激术;瞬时电针强刺激术
14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705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陈宝贵教授治疗下肢慢性丹毒经验采撷
贾晓菲,寇子祥,陈宝贵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22.08.02
摘要:下肢慢性丹毒为外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久、反复发作的特点,陈宝贵教授认为内有余毒血热,外感湿邪、火毒、风邪,内外合邪,瘀滞肌肤为该病主要的病因病机,用药上采用分期论治、外洗配合内服的治疗方法,诸法共施使阳气足、气血活、风亦平,湿热除,有效缩短病程、防止复发,疗效显著。
关键词:下肢慢性丹毒;名医经验;陈宝贵
5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黄韬运用风药治疗汗证经验
杜晓妹,黄韬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22.08.0254
摘要:黄韬老师认为,汗出病机为卫气失于固护、开阖失常、腠理疏松、营阴外泄。营卫根于中气,中焦脾胃之气(中气)是托举五脏不陷之气,治疗应注重中气和机体枢机。黄老师采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升清,并加用风药增强祛风胜湿、发散郁热、开腠通络之效,临证多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藁本、薄荷、葛根等,使卫阳复职,营阴内守,营卫调和,汗出自愈。
关键词:汗证;风药;补中益气汤;黄韬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杨正望教授运用大补元煎治疗青春期子宫内膜增厚症临证经验
杨越兰,杨正望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2.08.024
摘要:子宫内膜增厚为女性非生理性的内膜腺体增生病变,被视为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近年来在女性中越来越常见,临床以异常子宫出血、阴道异常排液或下腹疼痛等症状多见,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中医“崩漏”范畴。目前国内外关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缺乏规范化治疗。杨正望教授发现青春期子宫内膜增厚症在临床上以肾虚血瘀证最为常见,治疗上以补肝肾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予以大补元煎加减,临床疗效好。此文重点介绍大补元煎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的临证经验,以提供中医诊疗思路。
关键词:肾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增厚症;大补元煎;杨正望
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孙鲁英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经验
时青,孙鲁英,张晋珲,包乌吉斯古冷,李希尧,张南南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2.08.301
摘要: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劳淋”范畴,基本病机为久病不愈,脾肾亏虚,湿热之邪留恋于膀胱。治疗上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标本兼顾。主张以补益脾肾为主,达到固本培元之效;从整体出发,兼顾心、肝、肺三脏以避免传变;合理选用清利膀胱湿热药物,结合局部症状,使扶正与祛邪恰到好处;采用三因制宜原则制定个体化方案,彻底祛除内外危险因素,避免复发。
关键词: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补益脾肾;清利湿热;三因制宜;孙鲁英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2863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崔书克运用“六经辨病,方证对应”辨治不寐
康璐,赵伟呐,刘锐,崔书克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2.08.302
摘要:崔书克教授溯源伤寒,结合临床,提出“六经辨病,病证相应,证方一体,方药对证”诊疗思维。六经辨病思维即先诊断疾病,不外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再辨别方证,寻找方证对应线索。治疗不寐当从虚实两个方面辨证论治,以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为主要治疗原则。实证当泻其有余,若邪火扰神,应泻其火热;若瘀血阻滞,应活血化瘀;若痰扰心神,应豁痰开窍。虚证则以补其不足为主,如补益心脾,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在此基础上,也可根据病情酌加安神的药物,如镇惊安神药、养血安神药、清心安神药等。
关键词:不寐;“六经辨病,方证对应”;补虚;泻实;崔书克
7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50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8
论著·名医经验
马胜“形神兼调”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
杜源源,刘志强,马玉侠,马胜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2.08.014
摘要:马胜教授针对粉刺性乳痈常致患者形神共病的特点,提出“形神兼调”的治疗方法。治形强调寒凝、气滞、痰阻、气血亏虚是常见致病因素,故治阳以化阴、治气以消肿、治痰以消痈、气血兼调以固本;治神着眼于患者焦虑、忧思、自卑等不良情绪,采用疏肝畅神、养心安神、健脾守神、医患共调等方法。临床常用小柴胡汤、阳和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以及麻黄-肉桂、白芥子-半夏、白蔹-白及等药对。
关键词:形神兼调;粉刺性乳痈;治阳以化阴;治气以消肿;治痰以消痈;疏肝畅神;养心安神;健脾守神
4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医案医话
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伴左手水肿治验1则
方灿锋,赵家友,叶晓庆,黄帆,李晓惠,朱碧锋,范志勇,吴山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2.08.019
摘要: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是常见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类型,通常由过度伸展损伤和随后的脊髓压迫、脊髓中央部分和相关神经脊髓束损伤引起。报道吴山教授采用林氏正骨手法结合温经汤治疗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伴左手水肿验案1则,并探讨其治疗原理。林氏定点提拉旋转斜扳法通过对颈段进行拔伸,扩展椎间隙,瞬间降低椎间盘压力,达到释放受压迫脊髓的效果;同时,温经汤加减对于痰瘀阻络型患者具有涤痰化瘀、活血止痛作用。因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水肿;痹病;林氏正骨手法;温经汤;病案
4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705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薪火传承】
李应存教授用敦煌泻肝实脾调气血法治疗内异症经验
陈旭,李应存,季文达,吴新凤,章天明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2.08.019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李应存教授认为肝实脾虚,气血瘀阻胞宫,脾胃气血不畅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依敦煌泻肝实脾调气血法用敦煌古医方大泻肝汤、大补脾汤和疗风虚瘦弱方治疗此病,临床效佳。此文总结李应存教授用敦煌泻肝实脾调气血法治疗内异症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李应存;敦煌医学;泻肝实脾法;子宫内膜异位症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40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8-0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