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21
年
第
1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经验撷菁
仝小林“态靶结合”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
李烁,李敏,安心怡,邸莎,仝小林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1.11.006
摘要:“态靶结合”是仝小林院士提出的辨治策略,即借鉴现代医学中疾病生理、病理的变化,按中医思维厘清疾病的演变态势,全方位掌握疾病归纳核心病机,以确定“调态”之方药,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应用“靶药”针对疾病加强靶向性治疗,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仝小林院士总结了各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虚络脉瘀滞的共态,运用“态靶结合”辨治策略创制益气温阳通络方的调态方,并在调态基础上根据该病的理化指标、眼底特征选取靶药,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态靶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益气温阳通络方;消渴目病
33
|
8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8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李乾构从气郁和血瘀论治脾胃病的经验
李享,朱培一,周强,汪红兵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1.11.008
摘要:首都国医名师李乾构教授师从京城名医关幼波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提出十纲辨证、药食同源等理论,擅长口腔、脾胃、肝脏及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李乾构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重视正气充足,脾胃充实,善于从气郁和血瘀论治脾胃病,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百病皆生于气,久病入络,李老主张治疗上辨病辨证相结合,强调补气健脾的同时,在四君子汤基础上配以行气活血之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调护上注重节饮食、畅情志等,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关键词:李乾构;脾胃病;气郁;血瘀;临床经验
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73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刘保和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医案2则
刘洪敏,曹丽静
DOI: 10.13457/j.cnki.jncm.2021.11.009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柴桂姜处;医案;刘保和
12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5183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毛德文“毒邪-毒浊致病”学说治疗肝衰竭经验撷菁
吕超,毛德文,石清兰,陈月桥,张荣臻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1.11.009
摘要:毛德文教授在前人经验基础上,依据多年的临床及科研经验,总结出了肝衰竭“毒邪-毒浊致病”新学说,认为“毒邪”为致病之因,“毒浊”为病理产物,“阳虚”为病变之本;“毒”“浊”“虚”三者交互,瘀阻三焦,最终导致肝衰竭的发生与发展,高度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总结出“截断逆转”“扶阳培土”和“通腑开窍”三大治疗法则,凝练出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毒邪致病-截断逆转”的以解毒化瘀颗粒为主导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慢性肝衰竭“毒浊致病—扶阳培土”的以茵陈术附汤等为代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肝性脑病“通腑开窍”的以解毒化瘀颗粒配合外用大黄煎剂灌肠为核心的中医治疗方案。经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毛德文;肝衰竭;毒邪-毒浊致病;经验撷菁
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88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阮诗玮经验方医话四则
杨运劼,周楚,阮诗玮
DOI: 10.11954/ytctyy.202111035
摘要:阮诗玮教授是福建省名中医,擅长诊治肾脏疾病。阮教授依据经典古方立方之法,在前人和自身临证经验基础上,提炼了针对专科病种基本病机与主导病机的有效经验方。介绍阮诗玮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红斑狼疮性肾病的经验方,并附医案以证其效。
关键词:经验方;肾病;医话
8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627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仝小林运用大黄、黄连、焦槟榔治疗2型糖尿病胃肠实热证经验
林裕华,李思莹,吴学敏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1.11.010
摘要:糖尿病患者早期大多有嗜食肥甘厚味的习惯,郁热内阻脾胃,多表现为中焦胃肠实热证。仝小林院士认为糖尿病早中期的核心病机是中满内热,以热态为主,胃肠实热证是其主要证型,口干渴、口苦口臭、大便干结为症状靶,血糖升高为指标靶,治法以泻热除满、行气通膵为主,创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小方通膵饮,全方由生大黄、黄连、焦槟榔三味组成,态靶同调,方简效著。方中生大黄为泻热导滞通腑的要药,临床常用量3~15 g;黄连为苦寒之最,善清中焦郁热,又是确有疗效的降糖靶药,临床常用量为15~30 g;槟榔行气消积,临床常用量6~15 g。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黄;黄连;槟榔;通膵饮;仝小林
5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晏军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经验
于明霞,晏军,侯爱华,王延科,吕明圣,田思强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21.11.0377
摘要:晏军主任医师认为,辨证分期治疗不明原因发热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通过和解少阳,从调理气机、扶正祛邪、滋阴清热三期论治。晏老师认为,初期重视调理气机,不仅调畅周身气机,还调理“肺”之气机、“脾胃”中轴之气机,故给予小柴胡汤、逍遥散等方剂疏导少阳之气机,给予小青龙汤开痰壅,畅肺之气机,给予六君子汤调和脾胃气机;中期扶正祛邪兼施,常用补中益气汤、青蒿鳖甲汤;后期重视滋阴,通过滋阴液,补肾水来降阴虚火旺所致虚火,方用生脉散、沙参麦冬汤、金水六君煎、一贯煎等。此外,晏老师还常用白薇、玉竹等滋阴清余热。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调理气机;扶正祛邪;滋阴清热;和解少阳;晏军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627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诚喜教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验案2则
沈小芳,李红,王诚喜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1.11.020
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由于其首选大环内酯类耐药率上升,治疗效果不达预期,发病率和复发率随之升高。王诚喜认为该病多为外邪袭肺,入里化热,灼伤肺金,导致肺络受阻,痰气热瘀内闭而发病,治疗上多以支炎合剂为主,结合辨证论治,奏清热化痰解毒、宣肺开闭通络之功,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药疗法;王诚喜;医案;咳喘
10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5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张效科从“风神相关”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
孔程程,张效科,张欢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11.493
摘要:顽固性失眠久治不愈,究其根本在于内风扰乱心神,即所谓的“风神相关”。顽固性失眠反复发作,病情变化迅速,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失调,故扰及心神之风,多以内风为主。在治疗顽固性失眠方面,张效科教授紧紧围绕“风神相关”这一关键,重点关注熄风安神、滋阴降火方法的运用,自拟三三安神合剂(地黄40 g,姜黄20 g,天竺黄15 g,延胡索30 g,山萸肉30 g,百合30 g)滋阴降火。巧用藤类风药熄风安神,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风神相关;三三安神合剂;熄风安神;滋阴降火;张效科
10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8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马堃教授以肾虚血瘀论治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病案举隅
马堃,刘晓倩,陈燕霞,王洁楠
DOI: 10.19540/j.cnki.cjcmm.20210309.501
摘要:该文探讨马堃教授以肾虚血瘀论治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理论依据及组方原则。中医理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为主导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根基,其中肾为最关键的一环:肾主生殖,充沛的肾阴肾阳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马堃教授认为肾虚能够直接促使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不孕症,肾虚血瘀是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病基础。作为病理结果,血瘀在其发病的过程贯穿始终,亦是高泌乳素血症病程进展的促成因素。在此基础上,马堃教授以补肾活血法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原则,根据月经周期气血变化规律和卵泡生长过程,滋肾阴,温肾阳,阴阳同补,兼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组成补肾促卵方,并随症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效果显著。该文举例补肾促卵方成功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导致不孕病案,验证马堃教授以肾虚血瘀论治高泌乳素血症导致不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供广大中医妇科医务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补肾促卵方;高泌乳素血症;排卵障碍性不孕
20
|
3
|
3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5183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当代名医
仝小林“慢病十态”之调态方略简析
张莉莉,王蕾,周毅徳,赵林华,沈仕伟,王强,李修洋,雷烨
DOI: 10.13288/j.11-2166/r.2021.11.003
摘要:不明病因或多重病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占据现代疾病的主流,造成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仝小林院士提倡将慢病防治回归天人合一最基本、最纯朴的状态,从根本上执简驭繁论治。以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即阳光、水分、空气和营养为基础,加之人生的自然规律老、虚,提纲挈领地提出“慢病十态”,即寒态、热态、燥态、湿态、郁态、瘀态、瘠态、壅态、老态、虚态。基于临床实践,总结“慢病十态”的辨治方略,即识“态”、辨“态”后,在调态方的基础上,直接加打靶(症靶、标靶)药治疗。这一调态方略是宏观“调态”和微观“打靶”的有机结合,是慢病诊疗思维的有益探索,可为现代医学背景下中医药防治慢病提供辨治思路。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调态;名医经验;仝小林
12
|
7
|
9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5183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医案选辑
针刺联合艾灸涌泉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案
程洁,张玉飞,田元生
DOI: 10.13703/j.0255-2930.20210526-k0001
关键词:顽固性口腔溃疡;“疏肝调气”针刺法;艾灸;穴,涌泉
7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86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医案医话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病患1例
袁成民,张忠法,边鹏飞,宋学文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1.11.018
摘要:为探索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病毒肺炎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特长和优势,介绍成功救治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的治疗经过。详细记录了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舌像、理化检查及CT影像学的动态变化。通过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抗病毒、抗感染,辨证施治,随证化裁治疗,患者体温经过“三起三落”的波折,终致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肺炎病灶”消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二次阴性,痊愈出院。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病例报道;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舌像
40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05183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三味方萃
仝小林运用苍术、厚朴、陈皮燥脾湿、行脾运经验
唐程,王涵,赵锡艳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1.11.009
摘要: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等一系列早期代谢紊乱状态促进了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味导致中满,日久可生湿,湿邪进一步影响脾之健运功能。仝小林院士认为,此类疾病的辨治要点在于紧抓疾病起始阶段的“壅、滞、郁”等主要矛盾,同时兼顾燥湿、行气、健脾三大治疗原则。以苍术、厚朴、陈皮为基础方,在合三药之力共同燥湿的同时,苍术功在健脾,厚朴力在行气除满,陈皮长于理气化痰,三药合用,共燥脾湿,行脾运。方中苍术的临床常用剂量为9~30 g,厚朴为15~30 g,陈皮为9~15 g。
关键词:燥脾湿;苍术;厚朴;陈皮;仝小林
7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6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老中医经验
郑玉玲运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肺癌胸痛经验
朱燃培,郑玉玲,张亚玲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21.11.0376
摘要:郑玉玲教授认为,肺癌胸痛大多是在正气亏虚、肺气不足的基础上,邪气侵袭,潜于肺络,因虚不能驱散,久之伏藏致肺络受损而成,乃本虚标实之证,运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肺癌胸痛,以益气通络为治疗大法,以气虚络阻为辨证要点,常获显效。此外,郑教授认为,恶性肿瘤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久之必会消耗正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肿瘤患者应加强营养,临床用药多以顾护胃气为本,尤其重视患者的饮食调适,注重扶正祛邪,以固护患者正气为主。同时,郑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首先应坚持中医思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同时亦应不断吸取西医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主张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
关键词:肺癌胸痛;恶性肿瘤;人参败毒散;郑玉玲
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5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方剂纵横
张晋峰采用三步阶梯式疗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
王云梦,王瑞霞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21.11.0378
摘要:张晋峰教授认为,肾阴虚是复发性流产的发病之本,瘀血、肝郁为标,自创“清”“种”“安”三步阶梯式疗法,分期论治。“清”即清理胞宫,预培其损,治疗从调节免疫力、消除炎症感染入手,方选自拟经验方抑亢助孕汤。“种”即滋阴补阳,调经种子,临证时根据月经周期选方用药,行经期血室正开,应“通因通用”,方选调经散活血行气;经后期胞宫空虚,子宫藏而不泻,方选助孕一号方补肾填精,促进卵泡发育;经间期重阴转阳,为阴阳转化的氤氲时期,以滋阴补阳、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经前期阳气渐长,治疗以维持黄体功能,补肾助孕为主,方选自拟坐胎方。“安”即补肾安胎,稳固胎元,复发性流产患者保胎治疗应尽早,无须等到出现临床症状,且保胎时间应超过以往流产孕周,方选保胎丸。张教授采用三步阶梯式疗法治疗复发性流产,遣方用药不离滋阴补肾之大法,同时注重活血化瘀、调畅情志,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清理胞宫,预培其损;滋阴补阳,调经种子;补肾安胎,稳固胎元;三步阶梯式疗法;张晋峰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627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验案
路志正健脾养血通络法诊治局限性硬皮病经验
罗成贵,姜泉,唐晓颇
DO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11.028
摘要:局限性硬皮病是一种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该病中医病名为皮痹或血痹。他认为本病主要核心病机为脾虚血弱,痰瘀阻络,并根据核心病机制定了以健脾养血、化痰通络为主的治疗大法。治疗时根据现代医学分肿胀期、硬化期、萎缩期三期论治。根据患者分期及临床情况,肿胀期治以疏风祛湿散寒、清解郁热、健脾益气为主,硬化期以健脾养血、化痰通络为主,萎缩期以培补气血、滋补肝肾为主。临证善用生黄芪、炒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并加用当归、川芎、赤白芍、鸡血藤养血通络,络石藤、忍冬藤、路路通等疏风活络,酌情加用蜂房、炮山甲、地龙等虫蚁之品搜风剔络,标本兼顾,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健脾养血通络;局限性硬皮病;临证经验;路志正
9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7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胡荫奇治疗系统性硬化经验
王宏莉,赵敏
DO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11.031
摘要: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胡荫奇教授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病机以外感六淫为标,正气亏虚为本,病邪留滞经络导致肌肤失养、痰瘀内生、痰瘀痹阻贯穿疾病始终,久病可累及肺脾肾三脏导致功能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症状。临床皮肤表现分为水肿期、硬化期及萎缩期,对应此三期给予相应治疗,早期祛邪为主,中期以化痰散结通络为主,后期以扶正为主,且后期久病及久用辛温药物易伤阴液,可酌加清热养阴之品。并总结其临证常用方药及经验药对,另附验案一则以验证。
关键词:名中医经验;系统性硬化;胡荫奇
27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87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陈瑞雪治疗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的临床经验
方庆霞,车蕊,隋娟,陈瑞雪
DO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11.033
摘要:介绍陈瑞雪教授治疗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的临床经验。目前人工流产术作为非意愿妊娠和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在临床并不少见,由此带来的继发性不孕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难点之一。她认为其基本病机不外乎瘀血内停、外邪入里、冲任损伤、气血亏虚,在治疗方面分为调经、种子、安胎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管理,且因其备孕需求,提倡用药纯和,不可滥用峻烈之品,着重肝脾肾三脏扶正祛邪同用,灵活应用补益气血、滋肾益精、活血祛瘀等法,并重视疏导情绪,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心理。
关键词:人工流产;继发性不孕;临床经验;陈瑞雪
6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5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三化汤治疗中风病探析
陈岱宜,华荣,武曼丽,孙景波
DO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11.034
摘要:三化汤首见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第十》,为刘完素根据自身对中风病病机的创新认识所创立。他认为中风病发病病机以热甚令气机闭塞最为关键,三化汤巧用羌活解风邪阻络之标,活用小承气通腑泻热,使内外相合,升降并济,以解中风病气机闭塞之要。自刘完素创立三化汤治疗中风病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三化汤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应用,对三化汤的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解读与补充。三化汤的提出标志着早期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开始由外向内转变,然而关于刘完素中风病病机形成理论及三化汤方证机理尚缺乏系统阐释。本文通过梳理刘完素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三化汤组成特色及作用机制和后世医家对三化汤的应用经验,为临床应用三化汤防治中风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化汤;中风病;病因病机;羌活;小承气汤
8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5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验案】
郭维琴从肝脾论治心悸经验
高瑜倩,朱海燕,张洪嘉,窦晋芳,胡超群,彭嘉冉,王志淼,黑穆荣,任晓霞
DOI: 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11.035
摘要:心悸是中医内科常见的心系疾病,以患者自觉心中跳动难安,常伴有胸闷、憋气甚或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
[
1
]
。临床无器质性病变的心悸较为多见,西医对此类疾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郭维琴教授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特点及临床经验,认为内伤七情和药食劳逸不当是此类心悸的主要病因,提出其主要病位在心,责之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及两者同时发生都可导致心血亏虚、心脉失养。本文主要总结其对此类心悸发生发展的中医理论认识,详述从肝脾论治此类疾病的临床用药经验并附医案一则。
关键词:肝脾同治;心悸;经验总结;郭维琴
7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2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