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20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
王庆国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案例与思路
赵辉,武晓冬,王雪茜,宋金岭,潘磊,申建国,王庆国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0.04.001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王庆国教授认为该病的核心病机是湿邪为患,初病时可以兼寒,可以兼热,也可以兼津伤等。在治疗过程中病机变化复杂,有化热者,有化燥者,有伤阴者,有动血者;有出表向愈者,也有误治传里者,还有久居半表半里之位者;而传里之证,有入肺者,也有影响脾胃者,更甚者可以内陷厥阴心包,而内闭外脱,则是危重期的重要病机。舌苔厚腻是该次疫病的典型舌象,舌苔的变化对判断病情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治疗总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初期治疗最为关键,不可过用寒凉、温燥之品。对王庆国教授治疗的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的验案进行分析,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邪;中医;诊疗经验;名医经验;王庆国
26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郭维琴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李倩倩,樊晓丹,赵一霖,胡超群,王文杰,葛明立,梁晋普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0.04.009
摘要:老年高血压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大多因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所致,亦常兼脾虚湿阻、清阳不升,并强调瘀血贯穿疾病始终。郭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滋补肝肾以培元,平肝清肝以治标,活血化瘀以通脉,重视健脾祛湿,并灵活运用虫类药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治特点。结合临床病案对郭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名医经验;郭维琴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72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谢晶日运用“五味补泻”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王继萱,艾宗雄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4.013
摘要:“五味补泻”法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药物的五味因其化学结构及所含成分的不同有着各自的功能,又有可随其所喜入五脏,分别对五脏起着或补或泻的功用,调节其不足或有余,以恢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谢晶日教授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的演变,并根据脏腑辨证,运用“五味补泻”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扭转其病理改变。治疗特色主要包括苦辛通降,调畅气机,甘味培中,苦燥坚阴,酸甘化阴,以滋其本,辛以通络,佐苦解毒。
关键词:五味补泻;慢性萎缩性胃炎;名医经验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9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段富津辨治湿热发热验案举隅
赵雪莹,刘儒佳,段富津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4.019
摘要:湿热发热是临床常见发热证型之一,发热常缠绵难愈。本文通过对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治疗湿热发热的验案进行整理,选取其中四则进行分析,梳理段富津教授的辨证思路,解析其常用方药,以供临证参佐。
关键词:段富津;湿热发热;三仁汤;黄芩滑石汤
5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9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中医药阻截癌变验案举隅
徐婷,徐力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0434
摘要:癌前病变的干预是防治肿瘤研究的关键,目前西医治疗癌前病变尚无理想方法,徐力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多年,运用中医药治疗癌前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癌前病变;四君子汤;逍遥散;芍药甘草汤;徐力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八珍汤加减治疗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荆尚文,张林旭,康超茹,马云枝,王保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0435
摘要: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起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当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对本病多以“痿证”论治,有良好疗效。该文发现八珍汤加减治疗本病,重健脾益胃、补益气血,兼顾滋养肝肾、活血通络,对气血亏虚型MSA可获得良效。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痿证;八珍汤;气血亏虚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9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1例
马蕊芳,谷慧萱,芦少敏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0437
摘要:甘草泻心汤和乌梅丸治疗胃痞、顽固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二者病机均为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之虚实夹杂证。临床根据其病机治疗其他疑难杂症亦疗效显著。
关键词:甘草泻心汤;乌梅丸;1型糖尿病;反复角膜溃疡;经方;芦少敏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雪峰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经验探析
张秀英,王雪峰,单红梅,王美娇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0.04.025
摘要:难治性肾病(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RNS)是儿科较为棘手的泌尿系统疾病,王雪峰教授基于对气与火的理解,根据《黄帝内经》中“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对RNS的病机演变有了新的认识,提出清热益气养阴为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的基本治疗大法,并逐步揭示RNS激素疗法中会依次出现“壮火(壮火内炽)”“壮火食气”及“气食少火(少火不足)”三个阶段。其认为“壮火食气”是激素依赖型肾病及频复发型肾病的病机关键,而维持机体“少火生气”是本病的治疗重点。在临床中要综合分析RNS的病程及病情变化规律,运用“少火生气”这一理念引导辨证论治、立法处方以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及防止RNS复发。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激素依赖型肾病;频复发型肾病;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4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妊娠腹痛治验举隅
贾淼,姚美玉,林丽娜,张瑶,喻乐玲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20.04.044
摘要:妊娠腹痛是妇科常见的疼痛性疾病,本病发生在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临证治疗上绝不可见痛止痛,必须针对致痛的病因来治疗,病因祛除,则腹痛可止。本文意在阐述恩师求因治本,采用治病与安胎并举的治疗大法对妊娠腹痛一病的的治疗经验。
关键词:妊娠;腹痛;安胎;求因治本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大黄、淫羊藿、生麻黄治疗肾功能不全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罗金丽,顾成娟,王涵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04.005
摘要:大黄附子汤是仝小林教授临床辨治肾功能不全的效方,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精选大黄、淫羊藿、生麻黄组成新方,尤适用于形寒肢冷、大便秘结伴肌酐、尿素氮升高的肾功能损伤患者。方中大黄苦寒降泻,排毒泻浊,常用剂量6~30 g;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肾排水,常用剂量15 g;生麻黄发汗利尿,常用剂量6 g。
关键词:大黄;淫羊藿;生麻黄;肾功能不全;仝小林
6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7890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国医大师刘嘉湘从顾护脾胃论治肺癌经验
张文曦,刘苓霜,朱欣佚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557
摘要: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扶正治癌“理论,提出正气亏虚为肺癌发病之本,脾胃虚弱乃正气亏虚之源,脾胃损伤伴随肺癌全程。总结刘教授治疗肺癌经验,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之治疗理念。
关键词:顾护脾胃;扶正治癌;刘嘉湘;名老中医经验
8
|
2
|
5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6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孙伟正运用归脾汤治疗血液病
郝晶,孙伟正,高明洁,赵伟,李鹤然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0.04.011
摘要:营气、津液是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血液的生成与脾的关系密切,脾主运化 之功能正常,化生精血,气足血旺,若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乏源,可发生虚损,出血、血虚、内伤发热等疾病。基于此理论,经方归脾汤广泛应用于多个系统的疾病。归脾汤首载于《济生方》,补充于薛己,沿用至今,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孙伟正名老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50余年,传承中医学术思想,注重经典方剂的实践运用,孙老临证时运用归脾汤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血液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归脾汤;功效;血液病
3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4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韦氏眼科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陈艳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0.04.014
摘要: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时复目痒”。燕京韦氏中医眼科流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独特的诊疗思路。依据过敏性结膜炎四时发病病因病机之不同分别论治:发于春者,洗肝散加减;发于夏者,洗心汤加减;发于秋者,暴赤泻肺汤加减;发于冬者,六味地黄汤加减;同时予加味桑明液洗剂外用熏洗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有效的缩短病程及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韦氏眼科流派;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8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94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经验
郭军教授分型论治阳痿思路及经验
刘胜京,郭军,王福,高庆和,晏斌,刘煜,张继伟
DOI: 10.19664/j.cnki.1002-2392.200070
摘要:阳痿是泌尿男科门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通过对郭军教授临床诊治阳痿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其治疗阳痿的思想体系。郭军教授认为在阳痿发病过程中,心气不足是重要起因,肝郁是持续存在的病理状态,肾虚是基本的病理趋势,在临床主张从心、肝、肾论治。在治疗上分六型论治,将阳痿分为四大基本证型和两大复合证型,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阳痿;分型论治;郭军教授;名医经验
4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4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老中医经验菁华
张玉柱教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经验
柴君雷,穆中杰
摘要: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骨科常见病,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关节软骨受损,逐渐演变成骨关节炎。张玉柱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50余年,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有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的治疗经验。本文从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分期用药几个方面,结合典型病例,对张玉柱教授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中药疗法;名医经验
15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2192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当代名医
基于“认-制-配-用”学术思想的金世元薄荷调剂技术
李丝雨,刘国秀,李宁宁,古敏,秦子楠,王学森,张囡,翟华强,金世元
DOI: 10.13288/j.11-2166/r.2020.04.006
摘要:以薄荷为例总结金世元教授基于“认-制-配-用”学术思想的调剂关键技术。以历代本草文献及医家对薄荷性状、基原、产地、品质、炮制及临床应用的记载和论述为基础,提出基于金世元“认-制-配-用”中药调剂学术思想的薄荷调剂技术,包括“认”——薄荷的性状及道地品质鉴别技术,“制”——薄荷的炮制加工技术,“配”——薄荷的临床调剂技术,“用”——薄荷的合理用药技术,即涵盖道地属性及性状鉴别、临床炮制、临床调剂、含薄荷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四大核心要点,以促进薄荷的临床合理使用。
关键词:中药调剂技术;薄荷;道地属性;合理用药;名医经验;金世元
81
|
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21928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仝小林院士三味方萃
黄芪、浮小麦、煅牡蛎治疗虚汗多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杨浩宇,张莉莉,顾成娟,仝小林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04.002
摘要:汗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仝小林院士认为治疗虚汗时,需厘清病机,审因审症;表虚自汗者可用桂枝汤加减;阴虚盗汗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并从腠理不固,汗液外泄的角度临证配伍黄芪、浮小麦、煅牡蛎三味小方可取得良效。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黄芪10~20 g,浮小麦15~30 g,煅牡蛎30~120 g。
关键词:汗证;黄芪;煅牡蛎;浮小麦;仝小林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验案
张简斋化裁活用栝楼薤白剂治疗外感病初探
季红健,陆丽丹,胡瑶
摘要:清末至建国初期的中医大家张简斋是金陵医派的奠基人之一。《张简斋医案》作者邹俊伟先生称其学术思想乃“上承张仲景下继孟河,内外妇儿自成一家”。栝楼薤白剂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乃主治“阳微阴弦”之胸痹病的经典方。张简斋不拘外感病之分类,对于凡在外感病热退之后或热势不显阶段,或因饮食不节而致中焦运化失司,或因素体脾虚而导致湿浊内盛的患者,运用三焦辨证定病位,结合水滑腻苔、苔色或黄或黄白或灰且舌质多淡,脉多濡小,或湿停为水则沉弦,或聚而为痰则脉兼滑者为辨证抓手,皆以该方扩而用之以治疗,此种治疗手段实可启发后学师古而不泥古。
关键词:栝楼薤白剂;外感病;张简斋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运用“和法缓治”学术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易岚,周恩超,高坤,仲昱,李华伟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552
摘要:“和法缓治”是清代名医费伯雄先生提倡的治疗思想,为孟河医派所推崇。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将“和法缓治”运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总则,调和脏腑,调和气血,和畅枢机,制方用药平淡和缓,既是和法的具体运用,也体现了孟河医派和缓的治疗风格与理念。
关键词:和法缓治;慢性肾脏病;邹燕勤;名医经验
5
|
0
|
1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3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医心法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内生毒邪论治糖尿病足
锁苗,李惠林,赵恒侠,张学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0.04.180
摘要:辨治糖尿病足应重视四毒,即糖毒、瘀毒、浊毒、热毒。糖毒是水谷精微物质过盛产生的一种毒邪,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病基础。瘀毒和糖毒均是贯穿糖尿病足整个病程的致病因素。浊毒之邪上可煎熬肺津,中可烧灼胃阴,下可耗损肾水,入血则伤脉络,壅腐气血,导致脉道不通,局部组织液渗出。浊毒下注,足部水肿,日久化热,引发足部坏死感染。糖毒、浊毒、瘀毒日久均可变为热毒,强调糖尿病足感染期必定以湿热毒邪内盛为主。糖尿病足可分为缺血期、感染坏死期和恢复期,分期论治。缺血期采用活血化瘀解毒法;感染坏死期采用清热泻浊解毒法;恢复期采用扶正补消托毒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内生毒邪;糖毒;瘀毒;浊毒;热毒;分期论治;张学文;国医大师
8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9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