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20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经验撷菁
蔡圣朝治疗痹病经验简析
李飞,姜天鑫,蔡圣朝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12.009
摘要:蔡圣朝教授认为,正气不足和风、寒、湿邪乘势伤人是痹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其病位不仅涉及皮、脉、肉、筋、骨,还涉及五脏六腑,治疗亦不能一味祛风(寒)除湿。蔡教授每于祛风湿之际,常注重顾护正气和健脾祛湿;对于痹病日久,又善用性善走窜、通经活络之藤类药物和搜邪通络的虫类药物。顾护脾胃、治血及补益肝肾是蔡师临床治疗痹病能每每奏效的重要因素。遣方用药多从古代经典方如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等化裁而来,辨证论治与辨经论治相结合灵活加减应用。
关键词:蔡圣朝;痹病;经验;治血;顾护正气;健脾祛湿;补益肝肾
7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15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撷菁
石芳,刘阳,孙建慧,李念,郭珊珊,王盼,刘启泉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12.010
摘要:刘启泉教授系首届全国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擅长运用对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章从中药对药角度出发,总结探析刘启泉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特色。刘启泉教授善于运用僵蚕与乌梅、冬凌草与威灵仙、紫苏叶与香附、蒲公英与佛手、积雪草与香茶菜、仙鹤草与地锦草、荷梗与苏梗、罗勒与连翘、黄芪与郁金、墨旱莲与白梅花等对药,来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治疗。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并运用对药进行特色配伍,病证结合,宏微相参,独具匠心,每获佳效,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刘启泉;对药;胃食管反流病;名医经验
5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15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闫慧敏从络病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
赵骞,何强,何松蔚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12.012
摘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闫慧敏教授从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络病理论出发,阐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不外内外因,急性阶段的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损伤肾络,随着病程的延长,内外之邪阻于肾络,日久灼伤阴络,故强调分期辨证论治,治疗本病以“疏通”为要,将“活络化瘀”的原则贯穿于治疗本病始终,急性期祛湿解毒,活血化瘀,病程迁延以养阴益气,化瘀祛湿为主,主要组方为凤尾草、倒扣草、苦参、石韦、薏苡仁、败酱草、连翘、赤小豆、蒲黄炭、莲须、豆豉、生山药、芡实等,根据不同兼证加减化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络病;名医经验;闫慧敏
9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800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高明利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经验
张博纶,高明利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12.013
摘要:高明利教授从事临床类风湿诊疗工作数十年,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证,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瘀痹为要。据此病机,高师提出“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并基于古方四神煎加减化裁拟“益气养阴通络方”(黄芪、石斛、远志、牛膝、金银花),临证疗效显著。高师指出,“益气养阴通络法”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较长、继发干燥综合征者,以及缓解期、激素减停阶段。该文阐释本病的病机特点,总结高师“益气养阴通络法”诊疗本病的辨证思路、用药特点及临证化裁经验,本方用药特色鲜明,临床疗效确切,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学者深入学习与运用。
关键词:高明利;益气养阴通络法;类风湿关节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
8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15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刘新春对青中年广泛性焦虑症病机认识及治疗
杨珊珊,王君宇,刘新春
DOI: 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455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焦虑情绪产生增多,导致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病人数上升。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心身疾病,除精神症状外,常累及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多个系统,临床症状复杂。西药治疗本病虽疗效确切,起效快,但存在成瘾性、耐药性、药物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等弊端。相较而言,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能针对个体差异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更具有独特优势。刘新春主任认为情志不遂、忧思过度,气机郁滞,肝气郁结,脾胃失和,日久致痰、瘀、火内蕴,内扰心神,心神不宁而情志为病是青中年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时主张以疏肝理气、和调脾胃为基本治疗方法,佐以安神定志,视病情兼以化痰、行瘀、清火,配合心理疗法,多法并用,整体调治。柴胡疏肝散和温胆汤为中医经典方剂,刘新春主任在此基础上加减出自拟方,临床治疗青中年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满意,并附上典型病案2例,以期为本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肝;脾;名医经验;刘新春
6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15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黄芪、人参、炒白术补脾益气经验——全小林三味小方掏萃
高泽正,杨映映,李青伟,顾成娟,赵林华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2
摘要:脾气虚弱,运化、统摄、升清功能不足,是痞满、便秘、泄泻、肥胖、糖尿病、血证、脏腑组织脱垂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机。仝小林院士认为,临床辨治此类疾病,当抓住其核心病机,根据不同疾病症状表现和病情程度,灵活加减,精确施量。临床常以黄芪、人参、炒白术三药合用,黄芪长于益气,炒白术功在健脾,人参大补元气,三药配伍,共奏补脾益气,固表复脉,统血摄津,升阳举陷之功。方中黄芪临床剂量范围为15~60g, 人参为3~15 g, 炒白术为9~60g。
关键词:黄芪;人参;炒白术;补脾益气;仝小林
9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80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露蜂房、鹿衔草、豨莶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林家冉,王新茹,顾成娟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3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仝小林教授认为,在诸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因素中,寒、湿、瘀为本,内外阴邪勾结引动为因,临床应大力温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可选用露蜂房、鹿衔草、豨莶草三味小方配伍治疗。方中露蜂房祛风止痛,常用剂量为9~15 g;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常用剂量为15~30 g;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常用剂量为15~30 g。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露蜂房;鹿衔草;豨莶草;仝小林
9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8002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檀香、九香虫、五灵脂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王翼天,魏秀秀,顾成娟,王佳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4
摘要:仝小林教授在辨治气滞血瘀型胃痛时,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檀香、九香虫、五灵脂三味小方,根据疼痛程度及病邪深浅调整剂量,檀香常用6~9 g,九香虫6~15 g,五灵脂6~15 g,三药均走脾胃,功专行气活血止痛,全方合用可靶向的改善患者胃痛症状。
关键词:檀香;九香虫;五灵脂;胃痛;仝小林
8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800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治疗鼻炎——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张莉莉,金籽杉,于同月,王蕾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5
摘要:仝小林院士认为鼻炎的治疗当辨涕之脓清,辨过敏之有无。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精选三味药物——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合成三味小方,总结鼻炎的治疗要点为1)脓涕合凉膈散,清涕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过敏加过敏煎,头痛合都梁丸。2)季节倾向明显者,在季节来临之前,预防性服用,效佳。3)对冷空气敏感者,晨起以冷水洗鼻。该小方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辛夷3~9 g,鹅不食草10~30 g,苍耳子6~15 g。
关键词:鼻炎;三味小方;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仝小林
12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8002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土茯苓、威灵仙、萆薢治疗高尿酸血症——全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顾成娟,赵晓华,赖杏荣,吴学敏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6
摘要:仝小林院士认为,血尿酸升高是由膏人中满,气血运行不畅,积聚成浊,或进一步流注经络而成,治疗重心在脾与胃肠,利湿去浊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基本治法。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用土茯苓、威灵仙、萆薢三味小方。针对“湿浊态”,三药均能利湿去浊,通利关节;针对血尿酸升高,三药均具有明确的降尿酸作用,态靶同调。方中土茯苓常用剂量为15~60g,威灵仙常用剂量为9~30g,萆薢的常用剂量为15~30g,应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随其施量。
关键词:土茯苓;威灵仙;萆薢;高尿酸血症;仝小林
7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8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笑民教授从中阳外泄理论探讨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李光达,马云飞,李晓晓,程培育,王笑民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17
摘要:王笑民教授认为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实为大寒之品,治疗后所产生的皮疹、腹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病机在于中阳外泄,即中焦阳气浮越于外所致。治疗上应以温中焦之寒、补脾胃之虚配合清热凉血活血、祛风燥湿止痒为基本原则,标本兼治,寒热并调,最终使得患者中焦阴阳平衡,升降得序,外泄阳气归于体内,不良反应得到缓解。
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不良反应;中阳外泄;病机;治法
25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及天麻钩藤饮的临床治疗体会
孟醒,熊兴江
DOI: 10.19540/j.cnki.cjcmm.20200110.501
摘要: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的早期干预与及时阻断尤为关键。天麻钩藤饮出自胡光慈《杂病证治新义》,可以平肝息风,清热活血,滋补肝肾,主治肝阳偏亢,风阳上扰证。众所周知,天麻钩藤饮为治疗高血压病的经典名方。然而,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古今关于天麻钩藤饮的医案与研究均存在诊断不明确,降压疗效与疗程不具体,天麻钩藤饮能不能降压,具体能下降多少收缩压与舒张压,服药多长时间能降压,同时在服的西药能不能减或者停等均充满了不确定与未知,此类共性问题严重影响经典传承。因此明确其方证指征、疗效、疗程等关键点对于指导临床至关重要。研究发现,①既往认为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从肝论治高血压病能够取效,然而,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后,不仅能阻断疾病进展,使升高的血压得以迅速控制,更使中医病机证候发生变化,使肝阳上亢证等“火证”出现的几率大大减少,从而更主要表现为“饮证”和“虚证”,使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朝虚实夹杂的复杂病变阶段转化,因此在高血压病的“肝风”与“肝阳”实证阶段做到及早干预尤为关键;②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因其初发,且大多未经降压西药干预,其中医病机与证候尚未受西药干预影响,尚保留高血压病的本源状态,与肝阳上亢证高度吻合;③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在其病理机制上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变化、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机制;④天麻钩藤饮方证包括:在现代医学疾病方面,该方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初期或未经西药干预的早期治疗,其中尤以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为主,还可用于3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危象、高血压病急症的治疗;在症状方面,天麻钩藤饮可用于头痛,头晕,头胀,言语不利;面红目赤,视物昏花;烦躁不安,躁动,焦虑,心悸,失眠,精神障碍,身体发热感;口干口苦,汗出;四肢酸软无力,腰痛,腰膝酸软;小便黄,小便灼热感,大便或干或稀;舌红,脉滑数,脉弦数有力,弦直而长,脉过寸口;⑤服用天麻钩藤饮3~6个月,不仅能降压、改善症状,更能减少西药用量,甚至停用西药;⑥近年来,研究发现,因天麻钩藤饮中首乌藤具有一定的肝毒性,长期服用该方存在安全风险,然而,在定期复查生化指标监测下,笔者发现长期服用(3~6个月)首乌藤(3~10 g·d
-1
)未发现肝功能损害;⑦天麻钩藤饮的药性与药理契合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的病机与病理,可视为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的“专病专方”。深化对天麻钩藤饮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与分子机制研究有望在中药降压及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
关键词:初发高血压病;青年高血压病;天麻钩藤饮;经典名方
77
|
21
|
8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葛根芩连汤方证及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中的运用
熊兴江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90829.501
摘要:葛根芩连汤为治疗肠道湿热内蕴的经典名方。除用于腹泻类疾病之外,该方在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极为常见。该方不仅能够改善症状,还能降糖、降压、降脂、减肥,项强、脸红、唇红、舌红、口干、汗出、心悸、失眠、便溏是辨证关键。在治疗糖尿病时,该方单用即可降糖;在治疗高血压病时,该方单用可以降压,亦常与天麻钩藤饮、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用以降压。大剂量葛根(30 g起,最大可用至120 g)是起效关键。
关键词:《伤寒论》;葛根芩连汤;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
41
|
7
|
15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医话医案
冉青珍从肝论治阴部神经痛2例
吴海兰,冉青珍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1240
摘要:中医称阴部疼痛为“阴户痛”,其发生与肝关系尤为密切。该文列举冉青珍治疗阴部神经痛2例,其一辨证为肝阳虚,寒热错杂证,以乌梅丸为主方治之;其二辨证为肝郁脾虚证,以逍遥丸为主方治之,均取得明显疗效。
关键词:阴户痛;阴部神经痛;逍遥丸;乌梅丸;冉青珍
7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65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床研究
莲花解毒汤治疗五步蛇咬伤40例临床观察
陈俊,董德刚,严张仁,王万春,易军,毛文丽,李燕芳,王建刚,张乃炘,刘良,王希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0.12.013
摘要:目的对莲花解毒汤治疗五步蛇咬伤进行临床观察。方法80例五步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莲花解毒汤口服。治疗1周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肿痛瘀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的局部症状及全身体征总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7%、65.78%。2组患者在平均治愈时间,肿痛瘀消退时间,治疗后第3、7天症状与体征总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莲花解毒汤可有效抑制五步蛇毒活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莲花解毒汤;五步蛇咬伤;局部症状;全身体征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81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仝小林院士三味方萃
黄芪、陈皮、炒白术补中益气治疗脆性糖尿病中气亏虚证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周容戎,安学东,赵生慧,王佳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12.001
摘要:以黄芪、陈皮、炒白术为主药的补中益气汤,是仝小林教授临床辨证治疗脆性糖尿病中气亏虚证的效方。其辨证要点有二:一曰体倦乏力、二曰脉细弱。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常用剂量30~120 g;炒白术补气健脾,常用剂量9~30 g;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常用剂量9~15 g。用于以体倦乏力、舌淡脉虚为主要表现的脆性糖尿病患者,亦可用于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以及重症肌无力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同时,大量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以上三味单药及其组成的复方均有显著的双向调节血糖效果,为脆性糖尿病患者通过中医手段控制血糖的一线用药。
关键词:黄芪;陈皮;炒白术;中气亏虚证;脆性糖尿病;仝小林
6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15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验案
王新志从风论治中风后半侧舞蹈症的经验
王灿,王新志
摘要:中风后半侧舞蹈症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并不多见。关于本病中医并无相关病名,王新志教授认为中风后半侧舞蹈症属于中医学“风病”范畴,提倡从风论治。他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理因素涉及风、火(热)、痰、瘀、虚,其中风邪是致病的关键,且风以内风为主,可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血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针对不同病机,提出平肝息风、养血息风、滋阴息风、活血息风、化痰息风、清热息风等相应治法,并认为在临床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应配合使用水蛭、全蝎、蜈蚣、天麻、钩藤、白蒺藜等活血通络息风之品,其中又以虫类药为首选,临床治疗每获良效。现总结其从风论治中风后半侧舞蹈症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以飨同道。
关键词:中风;半侧舞蹈症;名老中医经验;王新志
29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周惠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经验撷要
狄丹华,周惠芳
摘要:文章从病因病机、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等几个方面对周惠芳教授诊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周惠芳教授研读古籍,在国医大师夏桂成创立的以“月经周期节律法”作为女性疾病治本之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临证经验,提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肾虚血瘀、肾阳偏虚为本,瘀血内结为标,其中瘀血的形成与肾阳虚密切相关。因此,提出急则治标,通经止痛,缓则治本,补肾调周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标本同治,同时指导患者生活中注重自我调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病因病机;中医药;临床经验;周惠芳
33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经方临床运用专题
古代“中风”内涵及《千金要方》小续命汤治疗脑梗死、脑出血体会
熊兴江
DOI: 10.19540/j.cnki.cjcmm.20200316.501
摘要:《千金要方》小续命汤为治疗中风、风痱病的经典名方。在汉唐以前,小续命汤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为“内科第一方”,但在后世却被逐渐淹没,甚至历代医家弃而不用。之所以小续命汤会无人问津与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内涵认识变化有关。在古代,中风内涵极为广泛,除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脑出血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之外,还包括面神经炎、不明原因的四肢无力、颈椎病、急性脊髓炎、急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皮肌炎、低钾麻痹、末梢神经炎等疾病。研究发现,该方在治疗脑梗死、脑出血时,能够显著缩短急性期病程,促进肢体偏瘫、言语不利等康复,其作用机制与现代医学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一致。另外,该方禁用于脸红,心率快,血压高,大便不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弦劲有力,直冲寸口者。
关键词:小续命汤;中风;《千金要方》;脑梗死;脑出血
32
|
9
|
6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10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