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20
年
第
1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天癸新解
夏桂成,谈勇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001
摘要:天癸是中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重温古籍, 结合临床, 对天癸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运用《周易》的思想, 正确认识心肾阴阳之间复杂的关系, 全面解读天癸的内在含义, 平衡阴阳, 以调为治。
关键词:天癸;心(脑)肾;四阴;四阳
6
|
6
|
5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93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黄芪、水蛭粉、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王新苗,杨浩宇,顾成娟,刘文科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01.002
摘要:仝小林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浊,益气活血降浊是其主要治则。临床上,常用黄芪、水蛭粉、大黄合成的三味小方进行治疗。方中黄芪益气扶正,固涩精微,水蛭破血通络,大黄祛瘀泄浊,三药合用,益气活血降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之病机。其中黄芪常用剂量为30~90 g,水蛭粉常用剂量3~6 g,大黄常用剂量为3~15 g。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水蛭粉;大黄;益气活血降浊;仝小林
10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93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张翥治疗中重度免疫球蛋白A肾病经验
祝红兴,王琴,张翥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0108
摘要: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张翥教授从中医辨证论治出发,提出中重度IgA肾病的病机主要为肾虚、血瘀,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益肾活血为主,采用自拟益肾活血方辨证加减联合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IgA肾病;免疫球蛋白A;益肾活血方;他克莫司;临证经验;张翥
7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蝉蜕、藏青果、胖大海治疗风热咽炎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顾成娟,刘文科,王涵
DOI: 10.13463/j.cnki.jlzyy.2020.01.005
摘要:风热咽炎为门诊常见疾病,中医药在急慢性咽炎的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仝小林教授认为,呼吸道黏膜喜润,易感受各种热邪而发病,常表现为咽炎,常见的热邪包括外感风热之邪或是吸烟、吹热风空调等,均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仝小林教授认为,临床中风热咽炎患者,治疗需要疏风清热,透邪出表,可选用蝉蜕、藏青果、胖大海配伍治疗外感风热、长期抽烟、吹热风空调引起的急慢性咽炎。方中蝉蜕味甘质轻药性升浮,其功能疏散宣透,能引邪上行发表而散郁火;青果擅消咽喉肿痛,胖大海清肺热散上焦郁结。仝小林教授常用剂量为蝉蜕9 g,藏青果15 g,胖大海30 g。
关键词:咽炎;蝉蜕;藏青果;胖大海;仝小林
9
|
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933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梁晓春补益脾肾、活血泄浊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经验
吴群励,杨丹,梁晓春
DOI: 10.13288/j.11-2166/r.2020.01.005
摘要:介绍梁晓春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经验。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可概括为“虚、瘀、浊”三方面,虚主要是脾肾两虚,为发病根本,病程初期以脾肾气虚为主,随着疾病进展逐渐演变为脾肾阳虚;瘀阻肾络和浊毒内蕴是促发因素,且贯穿于病程始终。临证采用自拟补益脾肾、活血泄浊方药治疗,全方紧扣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机,补泻兼施,且补中寓通、补而不滞。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瘀血;浊毒;名医经验;梁晓春
21
|
8
|
5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2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有鹏从湿热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刘志伟,刘璐佳,刘进哲,曲婉莹,景伟超,王有鹏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1.009
摘要:王有鹏教授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王师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主要病机是湿热郁扰、肝风内动,故选用湿热病的特色治法“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合方治疗,分消湿热之邪,通达三焦,配以平肝熄风之品,随证加减,标本兼治,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分消走泄法;温胆汤;多发性抽动症;湿热;王有鹏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14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从脾胃为枢论治厥阴病
张盼,李泽龙,刘锋,郭亚雄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0.01.015
摘要:郭亚雄教授认为,厥阴上热下寒证的病机为脾虚脾土升降失司,风木之升及相火之降无以助,水火不能上下相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寒热错杂为病。临证治疗注重调理脾胃,以温补脾肾,清上温下为大法,方选厥阴主方乌梅丸加减治疗。文章通过对《伤寒论》重点条文、脾胃及全身气机升降规律及乌梅丸作用机制的分析,得知脾胃与厥阴关系密切,提出以脾胃为枢论治厥阴上热下寒证的观点。
关键词:厥阴病;寒热错杂;脾胃为枢;乌梅丸
13
|
7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5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国斌治疗肠郁经验萃要
车志英,张鹏炜,何磊,樊尊峰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20.01.014
摘要:总结了王国斌教授治疗肠郁病的经验,认为该病以肝郁为本,兼有脾虚、肾虚,并与风寒客肠有密切联系,治疗时应以调气解郁为主,调气一法囊括祛风寒、升阳护卫、健脾、疏肝之意,兼及健脾、渗湿、疏肝诸法。
关键词:肠郁;肝郁;调气;王国斌
5
|
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1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林昌松补肾祛瘀法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王维熙,林昌松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疼痛甚至脊柱僵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脊柱关节病,林昌松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其主要病机,临床上善用经方,以桂枝茯苓丸创立强柱方补肾祛瘀,结合膏方分期论治,善用虫类药、岭南道地药材,注重医患合作、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突出。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桂枝茯苓丸
4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7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王雪峰针药并举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姜俊爽,王雪峰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0.01.018
摘要:王雪峰教授认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整体辨证要点在于分辨虚实,治疗以“息风化痰、补益脏腑”为原则。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精于方药,效于针灸,疗效明显。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家长的教育方式提出注重患儿内心活动,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针灸;中医药疗法;抽动—秽语综合征
8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发挥
对药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
闫永钇,马瑜婕,姜文琦,尹仲衡,段行武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20.01.014
摘要: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对药是指以协同增效、互制其短为法则的两味中药的固定配伍模式,临床疗效较好。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对药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既应重视从“风”“血”“瘀”等方面对因治疗,以减少复发,常用疏风散邪、清营凉血、活血化瘀、调畅气机等治法;又应兼顾对症治疗以缓解瘙痒。对因治疗临床常用柴胡-葛根以疏风散邪,生地黄-牡丹皮以清营凉血,丹参-莪术以活血化瘀,防风-乌梅以调畅气机;对症止痒常用僵蚕-地龙、生石膏-生龙骨。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对药;临床应用
10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637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医案医话
从卫气营血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个案报道
陈广峰,张迪,许冰,李大可
DOI: 10.16295/j.cnki.0257-358x.2020.01.017
摘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1例。记述该病例病情变化中的中医思辨与实践过程,详细分析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规律、各阶段的治则治法以及遣方用药原则。MAS病情发展变化与温病理论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有相似之处,提示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可以对MAS进行有效的辨证论治。
关键词: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系统性红斑狼疮;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个案报道
18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2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医话医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感染糖尿病足合并下肢缺血1例
王璟,李大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0146
摘要:本文介绍1例因2型糖尿病致足部重度感染合并下肢缺血患者的中西医诊疗过程。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缺血;中西医结合;清创;负压封闭式引流
19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63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病例报告
李国勤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
刘雪,王敏,王蕾,李国勤
DOI: 10.7661/j.cjim.20190610.054
50
|
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2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临证验案
从痰湿瘀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肖红,姜泉,焦娟,唐晓颇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痹症”“历节”等范畴,其病机复杂,缠绵难愈,其发病多因素体虚弱、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骨节留而不去,而生痰湿瘀毒痹阻经脉气血而成。痰、湿、瘀、毒诸邪常相互胶结,凝聚经隧,胶着难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据邪气所在的部位及邪气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麻,或重,或不仁,或胀,或痛,或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单用祛风除湿之品则往往收效甚微,若从痰湿瘀毒论治参入化痰通络解毒之品则可提高疗效。本文拟从痰湿瘀毒角度论述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痰湿瘀毒;论治
25
|
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5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李士懋运用汗法治疗高血压经验
刘洋,张明泉,张洁晗,刘宇,沈慧
摘要:汗法是通过发汗以解除外邪的一种治法,临床主要用于表证。汗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汗法是通过八法使阳加于阴,阴阳调和促使正汗出,狭义汗法是使用辛散发汗之品或者针灸熏熨鼓动阳气,驱邪而使汗出。李士懋教授认为不独表证可用,里证亦可用汗法。在诊断寒凝型高血压时注重脉诊,以脉为辨证治疗的依据,脉以沉弦紧滞为主,其次是疼痛、恶寒,再次是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其他症状和体征。常用温阳散寒发汗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疏通经络的止痉散,使阴阳调和,脉痉得解。
关键词:寒凝;高血压;以脉为辨;汗法;李士懋
28
|
1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702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