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19
年
第
12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医大师段富津运用“三参丹饮”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经验撷要
金娟,郭东浩,孔菲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9.12.021
摘要:胸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段富津教授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本虚多为气虚、标实多为血瘀,所以临床上胸痹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证。段富津教授临证60余载,治疗胸痹之气虚血瘀证数千例,该文对其辨证思路及运用“三参丹饮”加减的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国医大师;段富津;三参丹饮;胸痹;气虚血瘀证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65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姜树民从五脏论治脾胃疾病经验
楚云,姜树民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9.12.0451
摘要: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关键词:脾胃疾病;从五脏论治;中药归经理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树民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0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高明利中医诊治骨痿释义
王丽敏,于静,张林,张丽艳,高明利,金明秀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9.12.008
摘要:高教授根据“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认为,骨痿以下肢痿弱无力,难于直立,腰脊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病机以肾阴虚内热为主,可涉及脾胃虚弱,脏腑虚实之火,亦可合并瘀血致病,临床分为肾虚骨痿、脾胃虚弱、瘀血痹阻三个证型。总结用药特点为治痿以滋肾壮骨为主,兼清虚热;以调和脾胃为辅,舒筋荣骨;重视活血化瘀,通调脉络;辨别脏腑归属,重用清热。高教授治痿,博古通今,审查病因,以辨证为本,随证加减。
关键词:骨痿;肾虚;脾胃虚弱;瘀血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657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郭志华运用桔梗治疗心衰经验
魏佳明,王健章,张彤瑜,刘承鑫,李雅,郭志华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9.12.009
摘要:桔梗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郭志华教授是湖湘名医,文章介绍郭志华教授临床运用桔梗治疗心衰的经验。目前尚缺乏桔梗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报道和研究,郭志华教授从病机的角度对桔梗作用于心衰的机理进行阐释,思路独特,成效显著。
关键词:心衰;桔梗;名医经验;郭志华
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7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谢林运用风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王楠,唐田,谢林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在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风药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联系密切相关。谢林认为风药有疏风解表、平肝息风、升阳益气、化痰胜湿、行气通瘀、引经报使等功效,在辨证施治中适当应用风药,常有点睛之妙。附验案1则以佐证。
关键词:风药;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0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医经验
杨进教授从肝为五脏之贼谈胃病证治
郭士杰,杨进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9.12.055
摘要:该文旨在整理归纳名老中医杨进教授临证医案,继承杨师治学思想,总结杨进教授从肝为五脏之贼谈胃病证治的理论依据、论治思路及谴方用药物特色,以启迪后学。杨师深知肝为五脏之贼对胃病证治的重要影响,治疗除采用疏肝、养肝、平肝之外,时常注重情志疏理,让患者移情易性,加之辅助心理疏导,消除病人思想负担,治疗每每多获良效。
关键词:肝为五脏之贼;胃病证治;临床医案;名中医经验
5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80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方剂纵横
毛德文肝衰竭毒邪-毒浊学说及其临床应用拾遗
唐秋媛,龙富立,覃艳新,张建玲,王明刚,陈月桥,毛德文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9.12.011
摘要:毛德文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肝衰竭“毒邪-毒浊致病”新学说: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之“毒邪致病”,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之“毒浊致病”;总结了“毒邪致病”学说的“截断逆转法”,“毒浊致病”学说的“扶阳培土法”;并凝练了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毒邪致病-截断逆转”的以解毒化瘀颗粒为主导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毒浊致病—扶阳培土”的以茵陈术附汤等为代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肝性脑病“通腑开窍—通腑醒神、通腑保肝”的以大黄煎剂为核心的中医治疗方案等3个新方案。经临床应用证实,该学说指导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肝衰竭;毒邪;毒浊;毛德文;临床应用
6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05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导师经验
姜泉从瘀热辨治过敏性紫癜
彭秋伟,姜泉,韩曼,崔家康,李剑明,周志强,刘友明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9.12.014
摘要:姜泉教授认为瘀热为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关键,无论外感还是内伤俱是瘀热相搏胶结为患。临证喜用四妙勇安汤作为基础方,根据瘀热不同程度以及正虚邪实,随症加减,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疾病后期,气阴两虚或脾失统摄则滋阴益气,同时不忘时时顾护脾胃,临床疗效甚佳。此外,姜泉教授还重视患者的日常调摄。文章是基于一则病案探讨姜泉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瘀热;四妙勇安汤;经验;姜泉
7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058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