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首页
视频专区
案例库简介
公告动态
下载专区
关于学会
高级
检索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
|
注册
最新刊期
2018
年
第
5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杨玉华“以血为本”治疗月经病经验
高叶梅,梁志齐,何芳鸣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8.05.002
摘要:首都国医名师杨玉华擅长治疗内、妇、儿科杂病。杨玉华在治疗月经病方面有其独到见解。治病求本,顾护精血;理血和血,注重气机;灵活运用四物汤。本文着重体现了杨玉华“以血为本”的临床思想及用药经验。
关键词:杨玉华;月经病;以血为本;临床经验
5
|
0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057614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杨玉华以奇经辨证论治崩漏
姜洋,梁志齐,高叶梅,杨玉华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8.05.006
摘要:杨玉华先生师从晚清御医传人梁仪韵先生,尤以妇科见长,善用奇经辨证治疗妇科诸病,对妇女崩漏治疗独具特色。重视《奇经八脉考》和《临证指南医案》,将崩漏的辨证分为冲任阴虚,阳动失约;冲任阳虚、肝肾虚寒;脾胃虚弱、奇经损伤;肝郁脾虚、冲任不固;冲任脉虚血瘀这五类。并指出“强调奇经、重视肝脾肾”,擅长奇经用药。
关键词:杨玉华;奇经辨证;崩漏
12
|
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61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刘凤斌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总结
杨伟钦,林海雄,王晓彤,刘丽婷,李培武,刘凤斌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8.05.022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有限,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独特的优势。刘凤斌教授从脾胃虚损、脾肾相关的理论出发,强调健脾补肾为基本大法,兼以补气疏肝,清热祛湿,常用疏风清热药作为防病措施,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补肾药对,并予患者饮食起居、调畅情志的指导,对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程,减少疾病复发及西药副作用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补中益气汤;健脾补肾
36
|
11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3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用药特征探讨
胡元春,接传红,吴正正,蔡文静,王建伟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8.05.014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临床用药规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中药辨证施治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文献,使用Excel 2007建立药物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基础数据分析、频数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建立关联分析模型,进行中药处方的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DME核心药物、核心药对、核心用药组合,探索中药处方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篇文献,540频次药物使用,99种药物。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的单味药物为茯苓、泽泻、黄芪、当归、川芎、猪苓、生地黄、白术、丹参、车前子。共19种证候,分三大类:痰瘀阻滞类、脾虚水停类、气血阴阳亏虚类。2项关联规则前4位为黄芪→茯苓,泽泻→茯苓,当归→川芎,当归→茯苓;3项关联规则前3位为川芎、当归→茯苓,当归、茯苓→泽泻,泽泻、黄芪→茯苓;4项关联规则前3位为川芎、当归、茯苓→泽泻,当归、黄芪、茯苓→川芎,当归、黄芪、茯苓→泽泻。结论分析得出以补气利水为主,活血补血为辅的核心药物使用特征;D M E中医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以致水湿内停,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目络。
关键词:中医药;数据挖掘;糖尿病黄斑水肿;用药特点
7
|
4
|
2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84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徐苏苏,张小琴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8.0520
摘要:总结了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认为慢性泄泻以脾虚湿盛为本,湿热、瘀血、食积为标,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临证时应细审虚实、详辨寒热,从脾、肝、肾三脏论治,灵活处方;同时善用风药,温清并用;兼顾他邪时,治以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重视舌诊,舌症互参。
关键词:单兆伟;慢性泄泻;临床经验
6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463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陈民运用膏方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经验
王金侠,陈民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8.05.009
摘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老年痴呆(AD)间的一种特殊证候群,具有可测的认知和记忆受损。中医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归类于“健忘”“喜忘”之属。陈民教授认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基础,提倡采用体质-疾病-证候相结合的诊疗方式。膏方作为中医的一大特色,因其服用携带便利,口感易于接受,治疗疾病广泛,深受老年病家及老年患者的欢迎。陈师运用膏方治疗老年病已有20余年的临床经验,在膏方调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证中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现将陈教授关于膏方调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经验加以总结。
关键词:经验;膏方;老年病
9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83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朱勉生针灸临床“四诊”经验特色总结
郭太品,陈祖琨,朱勉生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8.05.010
摘要:介绍朱勉生教授针灸临床诊断时望、闻、问、切四诊经验及特色。四诊过程中注重与病人“形神合一”互动交流和人文关怀,重视舌下金精玉液望诊、呼吸诊脉,教吐纳、六字诀、咳嗽并闻诊,疾病发病时辰和发作时辰问诊,脉诊与穴诊结合、肾间动气脉诊、双手诊脉等,均体现了朱教授诊断特色。同时四诊诊断常在针刺之前、针刺留针中、出针后以体察疾病气血动态变化等,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朱勉生;针灸诊疗;四诊;经验
9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7974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毛德文运用“毒浊致病”学说论治重型肝炎的经验总结
王挺帅,毛德文,陈月桥,张荣臻,吕建林,凌春萍,周玲瑶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8.05.011
摘要:毛德文教授认为重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毒”“瘀”“痰”,并运用“毒浊致病”学说采用“截断逆转”“扶阳培土”和“通腑开窍”法辩治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重型肝炎;毒浊致病;经验;毛德文
6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797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阮士怡三子补肾养心汤治疗眩晕经验总结
程坤,张军平,阮士怡
DOI: 10.13192/j.issn.1000-1719.2018.05.013
摘要:眩晕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多涉及西医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尤其常见于高血压病。阮士怡教授在心血管病临床中治疗眩晕,针对年老久病之高龄患者,多重视心、肝、肾之精血亏虚之病因,提出眩晕病机为心、肝、肾之精血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法以滋养心肝肾,兼化瘀散结,临床自创三子补肾养心汤治疗心肾阴虚、肝肾阴虚型眩晕,多获佳效。
关键词:眩晕;三子补肾养心汤;阮士怡;名医经验
12
|
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83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名老中医经验
王嘉麟教授应用白头翁汤化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许山鹰,孙燕,周璐,李宇航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8.05.010
摘要:王嘉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从医70余年,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疑难病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总结王嘉麟教授应用白头翁汤化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对比分析王嘉麟教授自拟加减白头翁汤与《伤寒论》白头翁汤之异同,同时对临床如何灵活应用自拟加减白头翁汤的11种加减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展现其重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用药特点,并列举典型案例以期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名老中医;溃疡性结肠炎;白头翁汤;伤寒论
5
|
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3797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个案报道
淤积性皮炎中医证治验案1则
肖晓琳,闫英
DOI: 10.3969/j.issn.2095-6606.2018.05.014
关键词:淤积性皮炎;中医证候;辨治;动态演变
7
|
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21761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当代名医
邓铁涛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金政,吴伟,邓铁涛
DOI: 10.13288/j.11-2166/r.2018.05.004
摘要:介绍邓铁涛教授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心血管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扶助人体正气以祛邪尤为重要。合理选用药物调节人体气机从而达到“少火生气”,避免“壮火食气”。临证使用补气温阳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巧妙运用“少火生气”理论,采用同类不同性药物、调节药物剂量、配伍解毒药等方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名医经验;邓铁涛
22
|
19
|
3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695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1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