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扫 描 看 全 文
裴金燕, 李鹏宇, 郭会军.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在艾滋病中晚期治疗中的应用[DB/OL].(2023-09-15)[2023-11-05].http://cccl-tcm.cacm.org.cn/thesisDetails#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2.03.012
裴金燕, 李鹏宇, 郭会军.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在艾滋病中晚期治疗中的应用[DB/OL].(2023-09-15)[2023-11-05].http://cccl-tcm.cacm.org.cn/thesisDetails#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2.03.012 DOI:
DOI: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中晚期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及生存质量、延缓其生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晚期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机体精血元气严重耗伤,无力抗邪外出,必致邪气内陷、伤及元阴元阳,故其病位在肾,病性为寒热错杂,病机为肾虚命门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主要证候以脾肾阳虚证多见。故本文基于“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从艾滋病中晚期临床特点、肾虚是本期发病的内在基础、肾虚与本期患者免疫功能逐渐衰竭关系密切、从肾论治的临床依据及治则治法来阐述艾滋病中晚期从肾论治的思路。
艾滋病中晚期中医补肾固精
贾小芳, 谭智汨, 张丽军. 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药物副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 32(8):929-933.
GOBEZIE M M, ANLAY D Z, YIGZAW F A, et al. Immunological status and virological suppression among HIV-infected adults on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2020, 25(1):43.
张介宾. 景岳全书. [M]. 李继明,校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61.
咸庆飞, 刘颖, 邹雯, 等. 温肾健脾法对艾滋病中晚期患者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3):939-941.
谢世平, 郭会军, 王健. 艾滋病中医诊疗指南(2013版)[J]. 中医学报, 2014, 29(5):617-620.
郭娅娅, 徐立然, 吴少天, 等. 基于伏气学说探讨柴藿达原饮防治艾滋病的效应机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 30(7):1677-1678.
朱召芹. 新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中临床实验室检测部分更新内容解读[J]. 上海医药, 2020, 41(11):17-20.
廖娟, 玉叶, 文彬, 等. 艾滋病相关免疫激活的原因[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7):778-782.
惠高萌, 郑志攀, 孟鹏飞, 等. 1266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 20(5):1-4.
陈昕, 田春, 陈玉珍. 223例HIV/AIDS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舌象分析与病机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12):20-22.
王健, 刘颖, 何丽云, 等. 2237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J]. 中医杂志, 2012, 53(11):948-951.
于晓敏, 郭会军. 7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热中医证型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9):1755-1756.
段呈玉, 方路, 葛锋. 接受HAART治疗的1718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J]. 中医学报, 2015, 30(5):617-620.
张远芬, 符林春, 张清仲, 等. 温阳法治疗AIDS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5):1206-1208.
陈士奎.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及其启示(四)——沈自尹院士与中医“肾”本质的中西医结合“探微索隐”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36(12):1414-1417.
谭从娥, 杨飞. 从中西医理论交叉联系论肾阳的免疫功能特性[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 25(8):1-3.
苏登高, 金香兰. 补肾法的现代研究概览[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25(5):694-697.
王宏峰. 补肾温阳中药辅助抗病毒药物治疗肾阳亏虚型高ALT水平慢性乙肝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30):3342-3345.
方素钦, 林炳辉, 叶盈, 等. 中老年人肾虚证与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 福建中医药, 2002, 33(2):1-3.
杨巧丽, 郑好飞, 刘颖. 温肾法与艾滋病中晚期患者的免疫重建[J]. 中医杂志, 2016, 57(18):1614-1615.
舒发明, 黄英, 黄舟, 等. 从“肾虚伏气”理论探讨艾滋病病机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 22(5):599-601.
万虎, 喻剑华, 时代强. 温肾解毒复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艾滋病3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7, 52(10):731-732.
刘国, 张莅峡, 黄卫平, 等. 健脾益肾为主治疗晚期艾滋病38例[J]. 中医杂志, 2000, 41(3):186.
咸庆飞, 刘颖, 邹雯, 等. 温肾健脾颗粒对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25(10):1391-1392.
刘学伟. 从中医学角度对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的几点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2):454-456.
王江蓉, 陈晓蓉, 张琴, 等. 艾灸对脾肾阳虚型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针灸, 2007, 27(12):892-894.
0
浏览量
1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